關於我自己

加拿大Haven海文學院心理諮商文憑,文學士,商學士,台灣資深廣播人, 現任大中華地區成長工作坊帶領老師、現任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殷瑗小聚」「音樂有愛」「心靈講座」節目製作及主持人、曾任崇德基督書院人文心理學講師。多年來研讀身心靈整合及助人工作課程與師資培訓課程,致力於整合心理學、佛學之理念,探索自我與他人關係整合,出版之著作「SARS舒眠冥想音樂」、「我夢見我買了一條船」、「上午夜琴聲的同學錄」、「山上的生活」、「做個值得被疼惜的女人」、重要心理叢書,加拿大海文學院『生命花園』、『活出熱情』譯者之一。

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

繼續精進的微笑


我要能區別出
『慈悲心與愛戀的不同』
才能在佛法路上繼續向前
以下是達賴喇嘛所言
教會我們分別愛戀與慈悲

你對朋友的愛與慈悲在許多例子下,實際上是一種執著的愛戀,這種感覺並不是體悟眾生離苦得樂的平等權利。取而代之的是基於「我的東西」、「我的朋友」或「對我有好處」的事物概念,這就是執著的愛戀,因此當某個人對你的態度改變了,你的親密感便立刻消失。然而,藉由利他的精神,你可以培養某種關懷而不計較他人的態度如何,你付出愛與慈悲,只因為他是芸芸眾生的一員,有克服痛苦的權利,無論他保持中立或變成你的敵人,都不應改變愛心。這就是主要的不同點,真正的慈悲更為健康,它是無偏見而且根植於理性。相反的,執著的愛戀是狹隘而且偏私的。

事實上,真正的慈悲與眷戀是互相牴觸的,根據佛教徒的修行,要培養真正的慈悲,首先要練習平等心和安靜心的打坐,隔離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然後你必須去除對敵人的惡意,應視眾生平等。有了這個基礎,你才可逐漸培養出對眾生的慈悲心。此外,真正的慈悲心並不是憐憫或覺得他人低你一等,甚至有了慈悲心反而更珍視他人甚於自己。

為了培養慈悲心,首先必須經歷靜坐的修行,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心不靜,則對眾生便懷有偏見。我簡短介紹佛教靜心的打坐法,你應該冥想的,第一是你所認識的一小群人,諸如你的朋友或親戚,他們都是你心所繫念的人。第二是思考那些你完全不關心的人。 第三是想想那些你所不喜歡的人,一旦你開始冥想這三類人,你的思緒就會自然飄動,看它如何思考每一種人,你將會注意到你的自然反應是先顧及於你所繫念的朋友,接著是你所不喜歡的人,也就是被你視為敵人的人,最後才是你認為中立性,完全漠不關心的人,然後你應該捫心自問,比較你對友、對敵兩種相反態度所造成的影響,並觀察為何你會以如此被動的心境來應對這兩類人,你應該反省你心理反應的結果,並了解用極端態度去處理所造成的果報。我已經討論過對敵人心懷仇恨和製造憤怒的正反兩面結果,而且我也談了一些眷戀朋友的缺點,是以思及此,就該盡量舒緩對待這兩類相反的人的強烈情緒,自然最為重要的是,你應領悟眾生平等的道理,猶如你有離苦得樂的本能慾望,眾生皆如是,又正如你有權利去滿足本然的渴望,眾生亦復如是,那麼你又基於什麼理由去歧視他人呢?

假如我們將人類視為整體,我們可以稱作社會動物。進而言之,現代經濟、教育等等結構,在在顯示世界縮小了,我們彼此依賴日重,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唯一的選擇是大家和諧共處並維持人類一體的利益,這是我們僅有的存活方式。

身為人類基於本能,我的關心是無法自掃門前雪,我的快樂是來自他人的快樂。 當我看到快樂的人,我也自然覺得比見到愁苦的人快樂些。例如,我們在電視裡看到索馬利亞人挨餓的畫面,包括老少在內,我們立刻覺得悲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許多現代設備,例如有冷氣設備的房子,這些事物或用具都是經由眾人直接或間接群策群力得以完成,所有事情都是同心合作而來,要現代人倒退回幾個世紀以前的生活已不可能,在當時我們只依賴簡單的器具而不是機器,顯而易見的是,今天我們享用的設備都是許多人合作的產物,名譽絕對是眾人的產物沒有其他人的參與,名譽就不具任何意義。此外,歐洲的利益亦需仰賴美國的利益;西歐的利益也依賴東歐的經營情況而定;每個大陸都依靠其他大陸;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許多我們渴望的事物,諸如財富、名譽與其他都不可能不靠其他人的參與或間接準備與合作而能具體實現。

既然我們都有相等快樂的權利,加上我們彼此息息相關,那麼無論個人如何重要, 理論上來說,地球上五十億人口的福祉要比個人來得重要,經過如此一連串的思考,你自然能培養一種宇宙責任感。現代環保問題像是修護臭氧層,也顯示需要全世界同心協力,很顯然由於物質發展,整個世界領域日趨狹小,然而人類一體的意識的發展卻落後甚多。

這不是宗教修行的問題,而是人類未來的問題。在今日世界裡,廣闊而利他的態度是非常必要的,倘若我們從各種角度觀察形勢,例如從現代生存的複雜關係密切的本質來看,我們就會逐漸改變觀點,以致於當我們說到或想到別人時,便不會再忽視他們,覺得與己毫不相干,我們便不再冷漠。

如果你只是想到自己,如果你忘了別人的權利與幸福,或更糟的是,你去剝削他人,最終的結果是你會失敗,沒有朋友會關心你的死活,甚至當你遭遇不幸時, 反而有人幸災樂禍,而不會關心、安慰你。若是一個人悲天憫人、樂善好施、胸懷天下人之利,那麼無論他是否認識許多人,或是他搬到任何地方,都可立刻交到朋友,而當他遭逢不幸時,勢必有許多人趕來幫忙。

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人類的摯愛上,不是金錢也非關權力,當然有權利與財富會有更多人帶著笑容與禮物來接近你,不過這些都不是你真正的朋友,他們只是你權力與財富的朋友,只要你的財富長存,這些人就環侍左右,但當你的財富散盡 ,他們也就消失無蹤,這種酒肉朋友當你需要幫助時,他們決不會真誠援助, 這也是事實。

真正的友誼是以人間的摯愛為本,而不計較身份地位。因此,你越關心他人的權益與福利,你就是真正的朋友。你越保持開放和誠懇,最後更多的福氣都會歸諸於你,假如你遺忘或不想關懷別人,最後你會失去自己的權益。

對佛教修行人而言,增進智慧十分重要,這裡所指的智慧是就是明瞭「空性」-真實的最終本質,一旦體悟了空性,至少讓你對滅諦有正面的看法,若是知道有可能進入滅諦,那麼痛苦就不再是註定的,而是可有可無的,既是如此,就值得努力去求道,在佛陀的四聖諦中,假使只有苦諦與集諦的存在,並沒有多大的意義。然而,其他兩聖諦,包括滅諦在內,指出了另一種生存方式,我們有可能終止痛苦,因此有必要了解「苦」的涵義,是以智慧在增進無限的慈悲,極為重要。

1 則留言:

  1. 世人有很多不同的笑聲
    像達賴喇嘛那樣純真燦爛的美聲很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