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了愛與受苦
我很動容
若沒有進這扇地獄門
我可曾愛過 苦過 實在過
分享專訪蔣勳老師
最後一個關於羅丹的專題
羅丹一生
最偉大的一個作品
地獄門

可是這個地獄門太偉大了
我想有點像曹雪芹的紅樓夢
他也沒有完成
所以一直到他去世
這個作品都沒有完成
可是也不影響這個地獄門裡面
每一個局部被拉出來
都變成一個最偉大的雕刻
裡面一共有17組作品
裡面共有226個人物
等於他一生最偉大的一個建構
比如說大家知道的
最清楚的就是門的正中央的
門楣的部分有一個沉思者
沉思者坐在這個門上
.jpg)
我們也可能要談一下
他的地獄門的構想從哪裡來的
因為像這類的作品
當時有個裝飾美術館
那麼委託他說
你可不可以做一個門
我們知道門
比如我們家裡都有一個門
門就是我可以進去
可以出來的地方
可是大家都知道
中國古代有一個東西
很像地獄門就叫牌坊
其實是一個門的形式
可是是紀念的
有點像日本的神廟前面
有個叫鳥居
那一類的東西
就它是一個紀念的牌坊性東西
所以這個美術館就委託羅丹說
你可不可以做一個門
這個門有象徵的意義的
因為羅丹是
已經不是雕刻家了
他是一個思想家
因此他們希望說
我們進到一個美術館的門
跟進入一個普通家庭的門
有什麼不一樣
那這個門是不是能夠有
比較象徵的
或者代表的意義
對美有一種反省
或者對人性有些反省
羅丹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他最後其實用的一個主題是
文藝復興的一個大詩人
旦丁的故事
我們知道旦丁寫了很有名的
一部長詩叫神曲
那神曲裡面有一篇就是地獄篇
這個地獄篇的主題是說
旦丁認為他自己
有一些情慾的罪
而這些情慾的罪
他沒有辦法了結
所以他當然不希望犯這個罪
可是他又覺得人性裡面
本來就有這些罪的因素在裡面
因為你愛一個人
而你犯了情慾的罪
所以他就被下放到地獄去
他描述的地獄一共有九層
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受苦
不同的受苦
然後他就在他的詩裡面
做非常非常仔細的描述
那麼羅丹讀了地獄門
這個旦丁的地獄的描述以後
非常的感動
因為他自己
我們前面也提到過
他自己跟卡蜜兒的關係
他也覺得他自己在受苦
然後他也覺得他自己在接受
類似地獄的這種折磨
在旦丁的神曲裡面認為
他必須受九層地獄的苦之後
把所有的罪都了結了
他才有機會上到天堂
所以他有天堂篇
可是大部分的人
其實讀神曲的時候最感動的
還是地獄篇
因為地獄篇裡面有很多對人性的描寫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
羅丹就開始構思了
這個門的概念
其實他作品很多是單件在做的
比如說他做了亞當
.jpg)
那亞當的像是一個
等於是基督教裡面
第一個被上帝創造的
一個男子的形象
那亞當又是第一個犯罪的男子
因為他在伊甸園裡面
吃了那個禁果
上帝不准他吃的禁果
所以當然他也有原罪
可是羅丹在做這個身體時候
我們看得很清楚
像左邊的手他就不做
因為羅丹特別強調
他說好的雕刻
應該砍掉很多瑣碎的細節
他認為一個藝術家
不管畫家或雕刻家
如果你太注意細節
你的東西就會瑣碎
你要大刀闊斧的
能夠去掉一些細節
那個作品才會有力量
所以我們看到亞當的像的時候
其實他的很多局部就不見了
那麼當然在這個
226個人物的地獄門當中
他覺得要有一個最穩定的力量
最後他就想到了沉思者
這個沉思者最早他想要做的人
其實是旦丁
因為他覺得旦丁是寫
地獄篇的詩人
那旦丁在描寫
九層地獄裡面人的受苦
那旦丁自己就像一個
沉思者在看所有人的受苦部分
因此他就想說
他要做一個沉思者
坐在那個門的正中央上面
來看底下受苦的部分
可是現在很多人都認為
這個沉思者不只是旦丁
其實是羅丹自己
羅丹自己在看
人為什麼要受苦
為什麼要受苦
他在思考這個受苦的部分
所以沉思者等於是
地獄門裡面最重要的部分
我想大家可能在
好多好多地方都看到沉思者
我大概在日本東京的上野美術館
什麼大學圖書館前面
都看到沉思者
因為雕塑是可以複製的
就是翻銅
那麼放在廣場上
所以沉思者其實有一部分
變成了一個代表
就是說人類在思考他自己
作為生命存在的意義跟價值
到底在哪裡
因為如果你在這個門前面
你就會發現沉思者
剛好在看底下所有的人
各種的墮落 情慾的糾纏
然後沒有結果
可是沉思者一直在想
人類要怎麼去解脫
人類要怎麼去解脫他的罪
怎麼從地獄裡面能夠
獲得一種解脫
所以我覺得
沉思者其實代表了一個
很哲學性的思考
也代表了一個很宗教性的信仰
所以我想今天
每一個國家 每一個民族
每一個城市
都買沉思者放在那邊
我覺得是希望他的民族
除了生老病死以外
能夠有一個對生老病死的思考
所以這是沉思者很強的一個意義
因此如果大家看完沉思者
你就會發現
沉思者底下的人體
幾乎都在一種痛苦當中
那這個痛苦是什麼
我其實很難解釋
大家會覺得我生病了很痛苦
我被別人離棄了 我很痛苦
我失業了 我很痛苦
這是一般對痛苦的理解
可是很奇怪
你在地獄門裡面你會發現
比如說吻
我們前面有介紹過吻
吻是一對在相愛中的人
可是羅丹認為
其實相愛也是一種受苦
你如果愛一個人
你就會因為愛這個人
受很多的苦
因為你牽掛他
所以他的一點點舒服跟不舒服
你都會被影響
他認為
地獄其實並不是大家想像
只是你做壞事去受苦
地獄其實是一個
精神上的折磨
而這個折磨是包括了愛本身
都可能是一種折磨
除非你所有東西都了結了
可是你有愛
愛本身
比如說那些人體
這個人體
多麼想擁抱另外一個人體
可是她又覺得
她會失去這個人體
比如說一個父親多麼害怕
失去他的兒子或女兒
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看到
這個男子的背部的肌肉
非常的驚人
因為他在那個很固執說
我一定要有這個人的時候
他的背部的肌肉全部形成了張力
所以我不曉得我在地獄門前面
好幾次我在看這些局部的時候
我會覺得
它裡面是一個很大的領悟
這個領悟是說
你如果一個父親愛孩子
一個丈夫愛妻子 妻子愛丈夫
一個孩子愛母親
其實都可能是受苦的原因
我自己跟很多朋友說
在父親母親臨終的床前
其實很苦
可是那個苦
是你無法理解的
我們也不知道
我們怎麼樣能夠度過這些苦
生老病死的這種大苦
那麼羅丹用人體在做表達
這些人體
你甚至看不到他的主題說
這個人為什麼在受苦
他的身體為什麼這樣子
好像一個弓這樣張開來
在糾纏
那羅丹其實最後要講的是
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就是他覺得我們人
不斷的在各種形態的
精神的折磨裡面
比如說有一個慾望
這個慾望達不到
你就是在受苦
有點像佛經說
求不得是一種苦
愛別離是一種苦
怨瞋恚是一種苦
因此我覺得羅丹跟宗教上的
思考的苦
非常非常的類似
他把這些受苦的人
全部放進地獄門
226個人全部放在地獄門裡面
受各種的苦
而上面高高的
有一個沉思者在想說
人有沒有可能有一天
可以從這些苦裡面解脫出來
所以其實非常宗教性
這件作品非常宗教性
我們當然也知道
這件作品真的不可能完成
因為只要他活著一天
他就會在路上
看到另外一種受苦的形式
他沒有想到說
怎麼會這樣受苦
他可能到醫院看到一個媽媽
在哀悼她死去的兒子的時候
他覺得哎呀 真是很苦
他以前沒想到
這個也是一種苦
因為母親愛一個孩子是天性
可是她還是受苦
所以有時候在地獄門裡面
我們看些局部
我們看到一個男子
擁抱著一個女子
然後這個女子
好像在一個巨大的病痛當中
好像他要安慰她說
這麼大的病痛會過去
可是我們不知道會不會過去
因為我們發現這個女子
好像有點在絕望當中
是不是那個病
是一個絕症
是一個治不好的絕症
我們也不知道
所以羅丹
如果你看地獄門的局部
他全部充滿了各種人間的苦
可是這個苦裡面
其實有一部分是
用愛在做表達的
非常奇怪
像這一組人物
我覺得中間是有愛的
你可以看到這個男子的手
其實他在安慰她
然後他的右手抱著她的頭
好像在安慰她說
妳要努力的支持下去
這個苦會過去
可是地獄門裡面
全部是這樣的人物
因此我覺得
很多朋友有時候會誤解
如果沒有在原作裡面
經過很仔細的觀察
會覺得地獄就是在講
這些人都是壞人
我覺得地獄裡面不見得都壞人
那麼用另外一個解讀是
地獄裡面都是受苦的人
我覺得羅丹用了這個方法解讀
所以我們上次也講
他把自己也放進去了
他覺得他也在受苦
而那個苦常常是
莫可奈何的
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在受各種的生老病死的苦
所以我們有時候會看到
地獄門一組人物
他們的身體堆在一起
好像一起在一個墬落的關係
當然我現在必須要提到
羅丹受到非常大的一個人物的影響
就是米開朗基羅
因為米開朗基羅
在羅馬的西斯汀教堂的牆壁上
畫過最後的審判
最後的審判是基督教認為
這些人要下地獄的
就有一個最後的審判
裡面全部是糾結的人體
所以羅丹受到影響以後
他用雕塑去表現了
人物跟人物的身體的糾纏
他也做了很多所謂的墜落的人
墮落的人
那這個墜落跟墮落
不一定是我們認為說壞
是說他
他的生命不知道為什麼
陷在一個困境當中
無法自拔
我比較喜歡無法自拔這個解讀
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朋友
他就陷在那個酒當中
酒精當中
或者陷在賭當中
他無法自拔
所以當然我們一方面希望
他能夠離開那個部分
可是另外一方面
我們又悲憫他的受苦
所以有時候
我後來在地獄門裡面
看到局部的人體的時候
我覺得很感動
羅丹簡化了很多東西
比如說這個人物的手都不見了
就是一個軀體
可是你會感覺這個軀體
好像有一個渴望
那個渴望是說
這個身體好像掉在一個
無法自拔的泥淖當中
可是整個的身體在往上衝
他多麼想他可以
從地獄裡面解脫出來
所以我覺得這裡面
有很高的宗教性
我也相信
特別是有宗教信仰的朋友
應該更容易懂這個東西
我覺得最偉大的宗教
是對受苦有最大的同情
各種形式的痛苦
而這個痛苦常常有時候
甚至沒有原因
沒有什麼理由
可是我看到這個形象的時候
我非常的感動
因為我覺得我身邊
有時候很容易就看到一些朋友
就是在一個巨大的渴望
比如說佛經裡面講
求不得苦
他就是求不得
我不知道他要什麼
可是他就是要不到那東西
那也許是愛情
也許是股票
也許是什麼我不知道
可是你就會覺得
因為要不到
所以很苦
這個求不得的苦就被羅丹
用這麼形象化的感覺做出來
因此我覺得
羅丹我自己一直把他當是一個了不起的信仰者
所以他的沉思者
在這個地獄門裡面
真的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所以在整個受苦的
226個人物當中
沉思者是一個穩定的力量
大概他也覺得
如果人還可以沉思
人就有解脫的希望
人就可以得到一個救助自己的機會
或者渡化自己的一個機會
所以下面把地獄門的某些局部的人體給大家看
你可以看到這個人體也是
其實我們不知道他受什麼煎熬
可是這個人體你知道
他絕對在絕望當中
因為在絕望當中
所以他的兩個手高高舉起來
好像很大的憤怒說
老天你為什麼這樣子折磨我
我幾乎可以翻譯出
這個身體背後的句子是說
老天爺你為什麼這樣折磨我
有時候我看到一個在
病痛當中的朋友
在一個巨大的災難當中的朋友
他常常會講出這句話
忽然有這個表情就說
老天你為什麼這樣子折磨我
比如說我們讀到
很有名的戲劇竇娥冤
她明明是一個很善良的人
可是她最後被折磨
在監獄裡被折磨的時候
她就罵天罵地說
天地你為什麼這樣折磨我
所以羅丹很善於把人的情緒 情感
轉化成一個身體的表情
這個身體的表情
除了高舉的這個雙手
甚至連他的身體的胸部
腹部的肌肉裡面都有情緒
我覺得很動人
而且我看過很多
他這類作品的原模
這個原模就是
他看到模特兒的時候
他就在泥土裡面在捏
然後上面留下他很多手掌
捏過的那個動作
還有指紋都在裡面
我覺得好感動
就是你可以感覺到
他創作的過程
當然地獄門裡面
有很多是像這一類的
所謂墮落的人
就從上面往下掉的
.jpg)
我剛剛提到說無以自拔
就他不知道為什麼
他掉在
可能是情慾當中
或者掉在財富的貪婪當中
各種形式的陷溺
這個陷溺
羅丹並沒有給我們理由跟原因
如果他跟我們講說
這個人陷溺於賭博
陷溺於情慾
我覺得就不是雕塑了
他反而只是讓你看到
不同的陷溺
可是本質是一樣的
就是一個受苦的一個形式
所以這些人體的動作
當然在雕刻歷史上
也變成了傑作
因為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藝術家
對人體做了這麼複雜的觀察
這個時候
他甚至去看最前衛的
像尼金斯基的舞蹈
去看當時最前衛的
現代舞蹈的始祖
Isadora Duncan鄧肯的舞蹈
當場做很多素描
因為他想抓到人體上面
很動人的那個部分
甚至他到街頭上去看那種
貧病交迫的老乞丐
你可以看到地獄門裡面
出現一個非常衰老的人
那整個整個肌肉都下垂
然後好像得了重病
那個腹部都是脹起來的
其實我相信這樣的人體
我們在重病的病院
大概都看得到
一般的藝術家
絕對不會去做這個
因為藝術家大概就要做
美美的東西
可是羅丹發現這個人
在那個臨終前的那種痛苦
讓他覺得好感動
他把這個人體放在地獄門裡面
因為他是受苦裡面的一個
所以我相信
大家可能已經對羅丹的地獄門
有了不同的解讀
這個地獄門
其實是一個打不開的一扇門
永遠打不開的一扇門
而這一扇門
我們其實都在上面
我們在受各種不同形式的苦
所以羅丹一直覺得說
應該對各種人的苦有一種悲憫
因為我們常常會指責
別人的受苦
覺得你這種人活該下地獄
可是這句話一出來
自己也在受苦當中了
所以我覺得
羅丹有一個非常宗教性的東西
所以看到這個人體
你特別感覺到
他最後在地獄門
.bmp)
看到完整的地獄門
應該把裡面226個人物
每一個都細看
你會發現從
童年到老年的身體都有
從男性到女性都有
各種不同形式的受苦
全部在這個門上
所以因此現在被稱為
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扇門
對怎麼去通過人性
帶給人類最大的一個啟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