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07與2008年交接之際
連續兩個月的每晚
大愛頻道晚間12:30
可以看到60集
殷瑗小聚
蔣勳老師的美術史精選
有吳哥文化
佛像系列
文藝復興三傑
巴洛克
印象派
晚睡的朋友
可以有些精神米糧
享用
2008年
將自己許願給
藝術文化
將自己許願給
慈善利他
目標明確堅定
因為
想通
想透了
什麼是
永恆的美
在2007的最後一天
與你分享
梵谷
蔣老師
美麗的悸動與相遇

荷蘭的這位畫家梵谷
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畫家
他有很多重要的畫作
像向日葵
像在美國紐約的Starry Night
我們叫星夜
大概都是已經舉世聞名的作品
所以我想很多人對
梵谷的作品熟
可是也許在這個節目裡
當我們講美的覺醒
希望
美不只是一個對藝術的關心
其實是對生命本身的關心
所以因此我們會發現
這個叫做梵谷的荷蘭畫家
大概在這個部分上
特別表現出他的一個特質
所以我有點希望
我們分幾個單元
能夠把他的生平
跟很多朋友做一個介紹
我們看到梵谷在荷蘭這個家族
他的名字叫Vincent
文生‧梵谷
這個名字其實
本來不是他的名字
前一年
他誕生在1853年三月三十日
那麼在這個前一年的時候
他的母親生了一個男孩
這個男孩叫Vincent 文生
可是我們知道那個年代因為
衛生醫療的條件都不好
這個男孩生下來
取了名字叫文生
沒有多久就夭折了
所以第二年他母親
再生這個孩子的時候
她就覺得好像有一個緣分
覺得是那個死去的孩子再來
這個家庭
所以又給他取名叫文生
因此我們也可以知道
這個梵谷他長大的過程裡
他自己記憶裡
覺得他是那個死去的哥哥
又回來了
所以對他的生命
有一個滿大的一個影響
另外一點
梵谷這個家族
他們有一個特色就是
家族裡面他的父親是牧師
他的爸爸牧師
他的祖父也是牧師
所以你會看到
牧師這個行業在這個家庭裡面
是一個滿重要的傳統
我可能也要特別解釋一下就是
我們在梵谷的畫裡會看到他畫
一本很老的聖經
破破爛爛
都已經被他翻到
體無完膚的那個感覺
因為其實很少人知道
這個成為畫家的梵谷
他的一生
影響他最重要的一本書
是這個西方的基督教聖經

就是他一直相信這本書
這本書是耶穌佈道的
很多的語言
其實我們都記得裡面的句子說
窮人有福了
受壓迫的人有福了
因為我們知道
耶穌在佈道的時候是
當時的猶太人是
等於羅馬帝國被殖民
被壓迫的人
所以他們是最窮最被壓迫的人
所以耶穌其實在佈道的時候
是講給他面前最窮的一群人
最受苦的人講話
他也告訴他們說你們雖然窮
你們雖然受苦
你們可以在心靈上有一個信仰
然後得到一個很大的滿足
所以因此梵谷其實
受這個思想影響非常大
所以在他的畫作裡
我特別挑出
大家看到他畫的這個老聖經
他每天都在翻的
而且因為他的祖父是牧師
爸爸是牧師
我們大概可以想像
這個孩子早餐之前
午餐之前
晚餐之前
睡覺之前
至少一天要有四次
他一定禱告
就這是荷蘭的
格爾文教派的一個習慣
什麼叫格爾文教派
我們大概
對基督教的許多流派
也不太了解
就是今天在羅馬的梵蒂岡
有一個教皇
我們叫做舊教
這個舊教原來
他們也是受壓迫的
受壓迫如果你被人家發現
你是基督教徒
可能要被燒死啊
釘十字架死掉
受過很多壓迫
可是後來大概三 四世紀的時候
羅馬帝國就承認基督教
可以成為合法宗教了
後來這個宗教就取得了權力
所以你最後就看到那個教皇
出來的時候手上
每個手都戴很多寶石的戒指
就其實已經跟
耶穌原來的傳道的精神
有一點違反
而且最糟糕的就是
他們認為說
你任何一個人
你要跟神溝通
你必須透過我教會
所以他們就可以賣贖罪券
就是說你犯了一個罪
你害不害怕
你害怕下地獄
那麼你給我多少錢
所以我幫你祈禱
所以你就免除罪惡
所以格爾文是一個法國牧師
他非常了不起
他就出來告訴窮人說
你們不要上當
神不是這樣的一個角色
神你只要低頭禱告
你心有虔誠
祂就會伏聽你的話
所以格爾文教派就變成
勢力越來越大
尤其在荷蘭這種地區
因為荷蘭當時還沒有建國
荷蘭當時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每一年來的時候
就把這些
很勞苦的農民 耕種的東西
全部都帶走了
所以他們很相信格爾文教派
因此梵谷的爸爸媽媽
他們一家人都是這種信徒
所以他從小就在這個信仰裡長大
因此我們看到梵谷後來
短短的一段時間
他去做了藝術經紀的人
就是當時有個Goupil et Cie
就是古比西藝術公司
有點像我們今天的蘇富比之類
就是一個拍賣公司
梵谷十七歲的時候
進到這個公司
做一個藝術管理人
等於是在拍賣市場去賣畫
做了七年做得很成功
從阿姆斯特丹 海牙
做到巴黎分公司
做到倫敦分公司
職位一直升
可是大概到二十六七歲的時候
他忽然不做了
家裡也覺得很奇怪
這小孩薪水也越來越多
然後職位越來越高
你為什麼不做
他就回來跟爸爸講說
我想跟你一樣
我想去做牧師
他就去考神學院
可是他神學院沒有考取
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神學院
也變得很難
就是因為一個牧師派到
一個社區裡面去
他必須是戴著一個白領子的人
所以他除了傳道以外
他要懂數學啊
懂天文學啊
還要通希臘文 拉丁文
他就變成一個唯一的知識份子
所以他們神學院考試就很難
而且神學院
有些是有信仰的人去讀
有些人不見得有信仰
牧師這個身份基本上滿有保障
就是一輩子
你拿到這個執照以後
你大概就永遠會有固定配給的食物 房子
薪水
所以也有人是為了職業
去做這個工作
梵谷就沒有考取
沒有考取以後
他非常非常希望做牧師
他就寫信給所有當時荷蘭的教會
告訴他們說
他心裡面有多大的渴望
他希望到最窮的地方
為窮人服務
他希望做一個牧師去佈道
後來感動了很多人
我們知道
比利時有個地方叫Borinage
波里那日
它是一個最窮的煤礦區
窮到連有執照的牧師都不願意去
因為實在生活太苦了
冬天連取暖的什麼東西都沒有
結果後來教會就說
這個地方既然沒有人去
你去好了
我們給你一個代理牧師的聘書
他就去了
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段時期
大概二十六七歲
他寫信給朋友
在信上他就畫了一個工人
拉著很重很重的東西
走很遠很遠的路
因為梵谷過去不管怎麼樣
他在牧師家庭長大
他沒有接觸過真正的勞動人民
他沒有辦法想像
波里那日這個地方
人家跟他說很窮很苦
可是多窮多苦他不知道
去了以後
他就在日記裡面開始寫了
他說他無法想像
這些人大概早上五點鐘
清晨 就在一個黑黑的洞口
等待那個
從地底下上來的一個籠子
然後一個籠子裡面
大概坐四 五個人
然後那個繩子就往下垂
然後垂到大概四百公尺
到六百公尺地底下的
礦坑裡面去
這些人就在那邊挖煤
然後他們上來的時候
是十四個小時之後
所以他就開始講到說
有人是這樣子辛苦工作的
所以梵谷的日記
跟梵谷寫給朋友的信
變成那個年代 十九世紀
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社會學的史料

因為政府的報表裡
都沒有講到工人這麼苦
可是梵谷看到了
親眼看到經歷了
當時的工人受這麼大的苦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看到他就開始
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佈道者身份
他覺得很慚愧
因為我們知道他是牧師
他派去的工作很簡單
就是在一個叫做禮拜天 主日
我們現在講禮拜天是說
那天是要不工作的
去禮拜神的
然後所有的工人黑黑髒髒的
就跑到教堂
梵谷的手乾乾淨淨的
可是底下所有人的手
腳都髒髒的
梵谷有一個白色的領子
因為他是牧師
然後他就很優雅的唸聖經給大家聽就好了
可是唸著唸著他就很不安
因為他覺得這樣的一個工作
如果他不能夠擔負
這些人受過的苦
他覺得他自己
變成一個虛偽的角色
所以也許我們發現
當地的礦工嚇了一大跳
因為隔幾天以後
他們看到這個牧師
怎麼不戴白領圈了
然後他就等在礦坑口
跟大家一起下到坑洞去
他就變成了一個礦工去挖煤
這個時候
他看到了更多的東西
他在日記上說
他沒有辦法想像
四百公尺底下的那個礦坑裡面
是熱到什麼程度
空氣多麼壞
然後不斷的在滲水
然後會瓦斯爆炸
發生礦災
他就把所有的
這些受傷的工人就搶救出來
因為整個礦區沒有醫院
沒有醫生
他就立刻把這些受傷的工人
就送到教堂裡面去
把教堂拆開
變成一個臨時的醫院
他自己就把襯衫
撕成一條一條去幫他們包紮
那麼這是梵谷在波里那日
非常驚人的一些資料的紀錄
裡面我覺得最感動的是
他的父親來看他
因為聽說發生礦災
來找他的兒子
然後寫信給他的弟弟叫迪奧
就告訴他弟弟說
我從來沒想像作為一個父親
我在那一群礦工裡面
竟然找不到我的兒子
因為後來發現他
梵谷跟那個礦工一模一樣
一臉都是鬍子
然後瘦瘦乾乾黑黑的
就是他已經做了
很長一段時間礦工
他已經把自己變成礦工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看到
經歷這件事件以後
他把教會給他的奶油
給他的麵包 給他的衣服
全部分給受傷的礦工
他自己一樣東西都沒有
可是這件事情
我記得我小時候讀他的傳記
你會覺得教會應該去讚美他
好像應該給他一個褒揚
說他是一個好的牧師
可是不然
一年以後他接到的是解聘令
因為教會覺得
你不勝任做牧師
他們覺得做牧師應該是
戴著一個白色的領圈
站在教堂裡去佈道的人
可是他們不能夠接受
一個把自己弄得髒髒的
然後跟礦工混在一起
然後把教堂裡面
全部擺滿這種受傷的病患
他們覺得教堂
應該是一個高貴的地方
不應該是容納病患的地方
現在不講對錯的問題
我們只是談到
這一年大概是梵谷最痛苦的這年
就是絕望
因為他想要去做個好的信仰者
竟然受到拒絕
所以梵谷是這個時候才開始去畫畫
所以我們就看他拿起炭筆
畫了一些在地上撿稻穗的女人
拾穗

畫了一些在挖馬鈴薯的人
一些農民

他畫了一個長得很醜很醜的
一個農民的婦人

那個臉當時給人家看
別人就說
你這個人是不是瘋了
我們要畫一定畫美女嘛
你怎麼會去畫這麼一個臉
五官長得這麼醜的人
可是梵谷覺得這些人存在
而這些人存在
我們應不應該去表現他
所以我們可以說
梵谷他最早的繪畫
不是關心藝術 是關心人
他的每一張畫裡的人
都是他覺得有一種心痛的
就是這些人
為什麼要受這麼大的苦
為什麼工作到十四個小時
到十六個小時
為什麼生病的時候
沒有任何醫生來看他
為什麼他退休的時候
沒有任何保險制度
所以我們看他畫了一件作品
是一個木匠的家

這種房子我記得我童年的時候
其實台北很多違章建築
都可以看得到
就是木板隨便搭的房子
然後那曬衣服就是拉一根繩子
衣服就晾在上面
我們可以看到梵谷
大概在1882到1886那段時間
畫了很多這一類
沒有顏色的炭筆素描
因為他跟朋友說
你知道畫畫的炭筆
就是我曾經認識的一批礦工
挖出來的煤 煤炭
而這樣的材料這麼便宜
他說我也買不起油畫
買不起水彩
可是我用這個炭筆去表現他們
大概是最適合的
他就一直畫他們

所以我想梵谷
我記得很多朋友跟我一樣
在中學讀他的傳記
都非常被感動
我們一直以為
因為他是畫家
是被他的藝術感動
後來我發現不是
其實是被他的生命感動
就是這個人
他的生命裡面有一個
很特別的信仰的力量
而使他不斷的要走到
一些受苦的人的面前
所以我們看他
常常畫一個老人

這個老人大概是八二年 八六年
他認識的一個朋友
他也常常跟朋友說
是一個退休的工人
可是他沒有任何的保險制度
所以冬天很冷很冷的時候
身上沒有什麼衣服穿
所以他撿了很多乾的柴火
然後在那邊點火取暖
他就畫出了這一張相
他還常常給這些
老人的畫作取一個名字
比如說他可能畫他們在
吃飯
餐桌上放的東西也不多
即使很少很少的食物
他們都會低頭去感謝神說
謝謝神賞賜我食物
所以梵谷常常
跟朋友寫信的時候說
他在最窮的一些人身上
看到了最偉大的信仰
他覺得很多知識份子
很多高階層的人
都沒有像這些人
這麼相信信仰是什麼
就在他們身上
他們每一餐前的感謝跟禱告
反而是最實在的一個東西
所以梵谷就常常去畫這些人
畫他們的苦悶
畫他們的孤獨
畫他們的絕望
可是也同時畫他們在生命當中
從信仰所獲得的一個巨大的力量
我想八二年到八六年這段時期
我自己一直覺得是梵谷很重要的時刻
就是他當時開始畫畫了
是因為他對教會失望
他最後才轉到繪畫上去
可是畫畫的過程裡
他也很沒有自信
他就一直畫...
畫這些農民
可是他不曉得
他畫的到底對還是不對
可是他們的家族
出了一個滿有名的畫家
叫Antoine Mauve 莫夫
就是當時已經有人買他的畫
比較知名度比較高的一個畫家
所以梵谷就拿了這些素描
去給這個親戚看
結果親戚就搖搖頭說
我覺得你基本功不夠好
你應該要花錢請一個模特兒
然後你去畫這個模特兒
其實這個建議並沒有錯
如果我們今天畫畫
通常也會去請模特兒去了解人體的比例
可是梵谷後來回來
他自己有一個思考
他說
我的這個親戚講的話是沒有錯
可是我請了模特兒以後
發現她們的身材是跟
我要畫的農民的身材不一樣
他說因為那個農民
十幾個小時這樣挖土以後
他的髖關節
他的整個骨盆
都已經變得扭曲跟巨大
手指的指節
跟一般人是不一樣的
他說如果我今天畫一個
身材很好的一個模特兒
其實我沒有辦法去畫那個農民
這些資料
都幫助我們今天了解
美術到底是什麼
今天我們的美術系
還是請一個很漂亮的模特兒來畫
可是很可能一個臃腫的年老的人
也應該是可以被畫的
因為生命在不同的狀態
都有尊嚴
所以大概1886年
他留下了一件最重要的作品
就是吃馬鈴薯的人

這張畫是在阿姆斯特丹
博物館的一個很重要的油畫的作品
畫面上有五個人
這張畫很特別是
看畫的時候
我們的視覺第一個看到的人
是背對我們的人
通常畫家畫畫
這個位置 中央的位置
一定是最重要的位置
可是梵谷竟然畫了一個
背對我們的人
可是背對我們
我們看到她後腦勺
其實表示一種拒絕跟排斥
好像我們沒有辦法進入
這個人的生活
然後經過她的拒絕跟排斥之後
我們的視覺會往兩邊走
我們就會看到四個人分成兩組
左邊這組是在切馬鈴薯
把馬鈴薯切得好小好小
一個切馬鈴薯的女人
看著她的丈夫
好像露出徬徨的感覺
覺得說
你看我們這麼多人
我們的晚餐也就這麼一點點
可是他們是一整天
都在種馬鈴薯的
可是最後他們食物
只有這麼一點點
那麼右邊是
一個人在倒喝咖啡
那麼是他們的飲料
等於是代替熱湯
因為他們沒有熱湯
也不加牛奶 也不加糖
因為這些材料對他們來說
太奢侈 太昂貴
所以就倒黑咖啡
所以這一張畫
很多人都也認為是
十九世紀末
一個重要的社會史的資料
我們看到印象派的畫
其實都畫社會的中產階級以上
雷諾瓦他們在看歌劇
竇加在跳芭蕾舞
可是當時沒有人
沒有畫家到這麼偏僻的角落
去看到這麼黑暗的角落裡面
一些窮苦人的生活
所以我覺得梵谷其實是一個
美學革命
他要讓大家知道
美跟任何人都有關係
美不應該只是帝王將相的專利
美也不只是文人
仕紳淑女的專利
美
應該跟最勞苦的最窮困的人
都可以在一起
他會覺得
這些人生活在困頓當中
絕望當中
甚至在病痛當中
可是他們有一種
頑強的生命的力量
美的覺醒
今天最後一張畫
1886年他最早的一張自畫像

梵谷開始畫自畫像了
我們知道自畫像
是在鏡子裡看自己
梵谷
覺得自己好像
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就是連教會都不接受他
連教會都把他開除了
他在到處流浪的時候
他還曾經看到有一個妓女
這個妓女
因為養一個五歲的孩子
又養一個老媽媽
還懷了一個孩子
所以沒有辦法生活的時候
梵谷就把她接到家裡來
搞得沸沸騰騰
因為他爸爸就趕來說
你簡直辱沒我們家族的門風
我們家族是信教的家庭
你怎麼會把一個妓女
接到家裡來
後來父親都跟他絕裂
因此我們就看到
梵谷很多行為
其實用世俗的價值很難理解
所以最後他只好
自己來治療自己
他在鏡子裡看自己
我們看到這張自畫像裡面
有很多的憂傷 很多的絕望
也有很多的逼問
就是說到底是
我對還是社會價值對
我要不要把自己改變
去適應這個社會價值
我想這是我們今天第一個單元
介紹的梵谷
也可以看到他生命裡
後來走向這麼偉大的藝術
其實始終沒有離開
對人的關心